
这样进化论者就以为假基因是一种“曾经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而现在已经被破坏了”。他们认为突变(即DNA 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在过去的某个时候破坏了这个基因。基于这种想法,他们就认为假基因是所谓“垃圾DNA”的一种形式。
人类、黑猩猩和大猩猩都有一些相同的假基因。进化论者就认为,它们一定是源自共同祖先遗留下来的“错误”。但是,他们又说“认为相同的错误在人类、黑猩猩和大猩猩身上独立且偶然的出现是不合理的”、“如果说上帝故意在人类和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身上创造了相同的没有功能的基因,也是不合理的”。1,2
然而,假基因果真是没有用的“垃圾DNA”吗?如果所谓的“假基因”事实上并不是错误或垃圾,而是有重要功能的DNA 程序,那么进化论者所宣称的整个“共同错误”的论点就会彻底崩溃了。
进化论节节败退
“假基因”的论点就像过去进化论者所提出的“退化器官”的论点,他们先前声称:人体充满了许多“无功能的”器官,并称那些就是“人类进化史上剩下的无用残留”。3但是到了今天,有见识的进化论者已经不会说任何一个人体器官是确定的“没有功能的退化器官”。而现在一些进化论者重新定义“退化器官”为“减少或修改功能”的器官。4但这其实只是狡辩,因为他们可以将这种功能变化的想象随意地放在任何生物的任何器官上,即使那个器官有着重要的功能。
就像“残余器官”的说法一样,“垃圾DNA”也是源自一个经典的逻辑谬误——“诉诸沉默”(Argument from silence),简单地说,我们不知道某个器官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我们发现了“退化器官”的功能,那么它就不能作为进化的证据了,现在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退化器官”是有功能的。同样所谓“无用的DNA”中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功能。

现在我们已经证明人的几乎整个基因组都是有功能的。在一个叫做“ENCODE”的科研项目中发现,至少90%的人类DNA都会被转录成RNA。5这就表明它们是有功能的。例如,某些RNA 可以与之匹配的DNA链结合,来防止这段DNA基因被读取。这是细胞控制基因表达的其中一种方式(即细胞控制某些特定蛋白质的生产数量)。
事实上,现在已经发现了很多生物的基因甚至有多种的功能,也就是某一个DNA的字母可能用于多个DNA的指令。
进化论者所提出的“ 垃圾DNA”的概念事实上阻碍了科学的进步——若某个器官或基因组的某些部分被假定为“没有功能”,那么科学家就几乎不会为找出它的功能而付出努力。
质疑“假基因”,然后就有重大的发现
对于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假基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现。其中一个发现是,在不同的生物身上发现了相同的假基因,而且它们的相似程度远远超过了“它们是无用”的假定的预期。例如,人类和黑猩猩的β 珠蛋白的假基因几乎相同。如果某个基因是无用的,那么其突变就不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因为它们不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或繁殖。因此,一个无功能的基因可以自由地突变。如果假基因可以自由地突变,它们应该已经发生了很多次突变,尤其是在进化论者想象的“漫长时间”中。如果这些假基因真的是无用的,为什么在其中发现的突变如此之少?
反过来说,这些假基因的高度相似性就表明了它们具有某些功能,而且是对生存至关重要的。
进化想象的故事土崩瓦解
因此,关于β 珠蛋白假基因的进化故事已经受到了质疑。6,7而在2021 年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它们确实有一个功能——在血红细胞的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8
这篇论文的作者证明,HBP1假基因对血红细胞至关重要,并且其“通过与RNA 结合蛋白(RBP)HNRNPA1结合,来调节提升红细胞生成的关键调节因子TAL1。”
显然,这样的假基因并不是无用的进化残余。
这并不是唯一已知具有功能的假基因。但由于缺乏研究,许多其他假基因的功能仍然未知。由于假基因的进化假设,导致科学家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发现假基因的功能。2021年研究β 珠蛋白假基因的科学家们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说:
可能由于传统观点认为假基因是没有功能的进化残余,所以至今只发现了几十个人类假基因的功能。他们进一步写道:
总之,假基因代表了遗传信息中的一个新的层面。本研究中实施的高度整合框架可以作为在正常情况下和病理状况下确定假基因功能的方法模型。对物种特异的假基因的调控功能,乃至群体特异假基因功能的继续深入研究,有望在未来收获重大的成果。
“来自同一位设计师”比进化论假定的“假基因”论点更为合理。假基因并不是“垃圾DNA”,也不支持人类、黑猩猩和大猩猩有共同的祖先。反而表明了共同的设计——创造主在多种生物身上使用了相同的设计元素。
工程师们在他们设计的不同物件中经常使用相似的机械结构,例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和飞机的轮子。同样道理,神在所创造的许多受造物的身体结构和基因程序中也用到了相似的设计。表明它们来自同一位设计师。如果每类生物都完全不同,它们看起来就像是由许多不同的设计师设计的。
而且,因黑猩猩和大猩猩是比较像人类的动物,人类的DNA与它们的DNA比其他生物更相似也不足为奇。然而,人类与猩猩DNA 的相似度比进化论者预测的要低得多。9
进化论:科学的绊脚石
“垃圾DNA”的论点只是进化论阻碍科学进步的其中一个案例。假基因被假定为无用的进化残余阻碍了对其功能的研究。
许多进化论者试图使用不同生物共有的假基因作为反对生物是被创造而来的论据。然而,这个论据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假基因没有任何功能”的假定。现在应该抛弃这个错误的假定了!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Luskin, C., Blast from the Past: Eugenie Scott’s failed prediction on pseudogenes,evolutionnews.org, 20 Jan 2020.
2. Woodmorappe, J., Are pseudogenes ‘shared mistakes’ between primate genomes? Creation 14(3):55–71,2000; creation.com/pseudogene.
3. Bergman, J., Do any vestigial organs exist in humans? J. Creation 14(2):95–98,2000; creation.com/vestiges.
4. Doyle, S., Vestigial arguments:remnants of evolution, creation.com/vestigialarguments, 11 Jun 2008.
5. Batten, D., Dazzling DNA: Huge study highlights stupendous design in human DNA, Creation 35(1):38,2012; creation.com/dazzling-dna.
6. Moleirinho, A. and 5 others, Evolutionary constraints in the β-globin cluster:The signature of purifying selection at the δ-globin (HBD) locus and its role in developmental gene regulation,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5(3):559–571, 2013.
7. Anderson, B., Shared mutations in the human and chimpanzee β-globin pseudogenes is not evidence for a common ancestor, J. Creation 25(1):10–12, 2011;creation.com/beta-globin-pseudogenes.
8. Ma, Y., and 35 others, Genome-wide analysis of pseudogenes reveals HBBP1’s human-specifi c essentiality in erythropoiesis and implication in β-thalassemia, Science Direct 56(4):478–493, 2021.
9. Batten, D., The myth of 1%:Human and chimp DNA are very diff erent, Creation 36(1):35–37,2013; creation.com/1-percent-myth-dna.
布鲁斯·劳伦斯 (BRUCE LAWRENCE)
布鲁斯(笔名)目前正在大学攻读微生物学学位。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造论护教学。
作者更多信息,参见:https://creation.com/bruce-lawrence.